跳到主要內容

【Wellcon 會客室】籃球路瀟灑走一回 吳岱豪:「籃球像人生,遇上了就不要想著逃避!」


2017 年亞洲盃,正值「黃金世代」接棒的過渡期,歸化長人戴維斯因為椎間盤舊傷復發無法出賽,曾文鼎也因傷婉拒徵召,另一位飽受傷病所苦的田壘甚至根本不在籃協提交的 24 人大名單中。正當禁區缺乏老大哥坐鎮時,吳岱豪依舊爽快地首肯加入,儘管他甚至不確定自己的膝蓋還能否負荷這樣高強度的賽事;儘管他才剛在前一個月完成婚姻大事,理應與另一半享受短暫的職業球員假期;儘管那已經是他連續第 16 個年頭為中華隊效力,依舊瀟灑地披上那套熟悉戰袍,或許這項決定對他來說,既艱難卻又無比簡單。


「再打也沒幾年了。」
「年輕時打國家隊,一天練兩、三餐真的很累,會一直想著什麼時候才會結束。」當我們談起「黃金世代」時,可能會先想到能投擅切的天才球員田壘;球風狂野帶著殺氣的林志傑;頂著一頭長髮在場上飄逸的曾文鼎。但事實上,在這批球員中最早開始入選國家隊的是吳岱豪,早在 16 歲就讀再興中學時,就已經破格入選國家隊,成為台灣籃壇史上最年輕的國手。

回憶起國家隊生涯,吳岱豪笑著說,「隨著年紀越大,就開始珍惜每一次入選的機會,因為再打也沒幾年了。」若是了解這位籃球硬漢的成長經歷,你應該就能感受到,在似乎將一切看得雲淡風輕的態度背後,藏著他與籃球這項運動多麼強烈的羈絆。


從三米線到罰球線
吳岱豪從小就鶴立雞群,在就讀嘉義縣新港國小時期被排球教練延攬至麾下,就此展開運動員生涯,後來還轉學至屏東,接受更高層級的訓練,但他最喜歡的運動卻始終不是排球,而是籃球。他崇拜著 Michael Jordan、Shaquille O'Neal 的身影,而引領他愛上籃球的導師,則是《灌籃高手》。「總覺得打籃球就會跟《灌籃高手》中那些角色一樣帥,而且自己長那麼高,應該來打個籃球吧!」就這樣,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三米線後,跟隨著偶像仙道彰的步伐踏上未知戰場。

然而這條籃球之路起初卻走得有些顛簸,為了追求更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光是國中就轉了五間學校,後來輾轉經過介紹來到位於台北市的再興中學國中部,這一待就是五年時光。「以前穿著再興球衣出去比賽感覺多不一樣啊,那時候我們的陣容很猛,跟學長歐陽(歐陽進恆)同一隊就覺得很威風。」

或許是吳岱豪謙虛了,因為在披上再興戰袍不久後,身高已達 198 公分的他,便以國三 15 歲稚齡,入選由 HBL 各校好手雲集的亞青代表隊,高中時期更與後來國家隊戰友曾文鼎組成赫赫有名的「再興雙塔」,幫助再興中學開創校史最輝煌的一段時光,「跟吳岱豪同一隊就覺得很威風」,可能是當時學弟們心中所想的吧!

2001 年,高二的吳岱豪幫助學校拿到 90 學年度 HBL 冠軍,同年接連入選第21 屆上海亞錦賽與第 24 屆瓊斯盃中華男籃代表隊,成為中華隊史上最年輕的國手。畢業後經過三年 SBL 洗禮,在 2006 年前往美國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留學,參加 NCAA 第二級賽事,成為台灣籃壇旅美先驅。


籃球旅人
「剛到美國都沒有認識的朋友,生活就像是從零開始,上課、吃飯與通勤都是自己一個人。還好我是比較放得開的人,英文雖然不好也很敢講,反正溝通到最後,老外懂意思、我錢也拿得出來就好了(笑)。」雖然吳岱豪坦承自己的英文不算太好,但與隊友溝通卻沒有任何問題,尤其是一旦站上球場,就一點都不客氣了。

效力於楊百翰大學時期,他在場均 24.6 分鐘的上場時間內,就能繳出 10.7分、5.3 籃板與 1.6 阻攻的不俗成績單,球季結束後還獲選為所屬聯盟的「年度最佳新人」。「回想起來,當時的楊百翰 Wagner 教練給我建立很多信心,讓我可以在場上自由發揮,所以我自認適應得滿好的。」旅美生活一切都還算順遂滿意,唯獨裁判總是不太一致的吹判標準,讓他留下深刻印象,「裁判有點歧視黃種人,別人這樣打就可以,我同樣動作就被吹判犯規,實在滿無奈。」


結束旅美打球的生活後,重回熟悉的 SBL 又打了五季,接著籃球帶領著他到對岸的 CBA 打拚,不過在這個號稱亞洲最高職業舞台的環境,卻發生一些讓他啼笑皆非的傻眼回憶。

「比起環境,我比較害怕的是那邊(CBA)的醫療跟復健,因為當時球團根本不重視這塊!還記得剛去那邊時,有次我的肩膀與膝蓋很痠痛,跟隊醫提出想要做電療的要求,結果他拿來一顆汽車電瓶,上面夾著兩根看起來已經用過不知道幾百次的針,然後說:『來!等我烤一烤之後幫你針灸!』嚇得我趕緊跟他說:『不用了,不需要了,謝謝!』」


思鄉情愁
其實回顧吳岱豪的籃球生涯,從 13 歲開始就離鄉背井求學,還曾到夏威夷唸書打球,也曾兩度站上 CBA 戰場,球技面上,他就是代表著台灣籃壇希望的種子。然而我們都忘了,這位 203 公分的巨人也會有想家的時候,「國中第一次離開家裡,晚上都會躲在棉被偷哭,氣自己會什麼做這種選擇,想念家人時都見不到面。後來到夏威夷念書,也很常跑到海邊,想說家鄉就在海岸線的那一頭。」

當被問到長年在異地打球,是什麼支持著他度過那些被思鄉情愁環繞而輾轉難眠的夜晚時,吳岱豪若有所思地停了一下,緩緩地說:「嗯⋯⋯打籃球就像人生吧!既然遇到了就不要逃避,要勇敢地面對它、突破它,才能讓自己更進步。」


榮耀的背後
總是秉持著一套得以支持自己漫步在籃球路上的道理,至於長達 16 年的國家隊時光,或許就是「榮耀」與「責任」兩個詞彙了,儘管有時候,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任務,最後都會搞得自己傷痕累累。

「以前看那些國手前輩,可以穿著中華隊球衣到各國比賽,真的很羨慕,但自己當選國手後才五年不到,就體會到其中的辛苦了。每次球季結束後,接著就要參與中華隊集訓與大小國際賽,總算結束後休息不到一個月,新球季又要開始了。」雖然嘴上嫌累,但吳岱豪這一條國手路,一走就是 16 年。「被選上中華隊就是一種榮譽,也象徵著責任。像是 2017 年亞洲盃,鼎欸(曾文鼎)、田壘都沒打,想說內線球員中自己算是比較有經驗的,加上教練團主動來聯繫,才決定再打一年看看。」


古諺有云:「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間無」,吳岱豪在中華隊換血、戰力青黃不接的時期,當起老大哥帶領學弟成長,雪中送炭的行為最終卻因該屆亞洲盃戰績不佳,遭致球迷的無情砲火轟擊。陣中資歷最深的他甚至成為眾矢之的,連帶承擔球迷對中華隊一股腦的怒氣與謾罵。這也讓他失望地在臉書發文,幾句無奈與氣話後,就此宣布從中華隊退休。

「當時覺得我們是從全台灣 2,300 萬人中選出的 12 人,還為國家打了那麼多年的球,結果被批評得一文不值,當下很失落,這份責任我也已經扛了 10 幾年,覺得也夠了,所以就決定跟中華隊『分手』,況且當時也有衡量身體狀況可能已經無法負荷,再打下去職業生涯也會縮短很多。」


運動按摩新「視」界
確實,就現實面來說,相比起無薪的國際賽,職業生涯才是球員賴以為生的經歷,而如何維持健康,對於現今已經 35 歲的吳岱豪來說更顯重要,「年輕時不懂得控制體重,最重還飆高到 125 公斤,後來膝蓋一直出狀況,近五年瘦下來,膝蓋傷勢就好了很多。」除了降低體重外,他平時也會接受傳統按摩,長年征戰下,靈活使用熱敷、滾筒與舒緩的步驟也缺一不可,而對於這次體驗到 Wellcon 的專業運動按摩,則開拓了他對於運動按摩的新視野。

「因為長期接受高強度訓練與比賽,肌肉會比較僵硬,平常都有嘗試讓大肌群放鬆,只是都沒有辦法像這次按摩得這麼深層,而且老師是分區塊按壓,像光是大腿就分成前側與後側。」吳岱豪說道:「第一次嘗試真是痠痛到谷底,體驗到平常用滾筒、按摩槍都不會出現的痠痛感,這時候才發現,原來我身體這麼痠痛啊!」


下一段旅程
與籃球結識將近 22 年,從一個 13 歲因為《灌籃高手》而愛上這項運動的熱血少年,直到後來成為台灣最年輕國手、首位旅美學生球員,甚至無數次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賽。籃球至今陪伴吳岱豪走過將近三分之二的人生歲月,也教會了他許多道理,或許來到這個時候,最後的課題就是「放下」了。

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退休計劃,但近期正考慮鑽研運動科學的博士班,好為接下來的退休生活添增更多色彩。至於那些時至今日仍會在網路上詢問他何時重回國家隊懷抱的「鐵桿」球迷,吳岱豪笑著說:「你們也饒了我吧!」



採訪|Captain
撰文|Dennis



更多運動員故事、運動知識與運動按摩服務,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專頁:Wellcon Sports Massage 運動按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專家開講】賽前按摩會影響運動表現?迷思一次破解!

「運動按摩」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提升運動表現而設計的按摩。近年運動風氣盛行,但還是許多熱愛運動的民眾對運動按摩有不少疑問,像是:比賽前後是否可以按?按摩的頻率該如何安排?伸展與按摩有什麼差別?所以,今天我們就訪問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院長,也是 Wellcon 的技術顧問——黃博靖物理治療師,來解答大家的問題! 定期去運動按摩,為什麼還是經常感到痠痛? 黃博靖談到,不是等到肌肉痠痛才來做運動按摩,而是平時就需要保養。每天訓練後,應該好好伸展,並用滾筒按摩,再搭配定期的徒手運動按摩,才能讓肌肉保持最佳狀態。 至於滾筒按摩,要達到全身肌肉完全放鬆的效果最少要 1 小時,有些肌肉保養的很好的選手,甚至訓練時間與放鬆時間是一比一,每個部位都要按壓到痠痛感逐漸消失才能換下一個部位,這樣才能確保緊繃的肌肉已經慢慢被鬆開,恢復原有的彈性。 但一般民眾生活忙碌,很難有這麼多時間放鬆,所以黃博靖建議可以一天選擇一個部位來放鬆,避免為了節省時間而犧牲了按摩品質,導致惡性循環。舉例來說,今天選定大腿股四頭肌前側為目標,就把這個部位徹底放鬆,明天再換另外一個部位。分次進行的方式不會花太多時間,也能有不錯的放鬆效果。 平常有確實伸展,為什麼還需要按摩? 伸展目的是讓肌肉與筋膜拉長,增加運動的角度。但肌肉內部、中間緊繃的部分並不會因為伸展就能放鬆,這時候還是要運用滾筒對激痛點與沾黏的肌肉進行按壓,或是透過徒手按摩處理更細部的肌群,才能解決肌肉緊繃、失去彈性的問題。 如何安排運動按摩的頻率? 運動按摩的頻率與訓練量成正比,運動越多,相對來說需要放鬆的頻率也要越高。可以參考下表(這部分指的是給專業按摩師做徒手按摩,不包含平時用滾筒的自我保養): 但實際情況還是會因為各種因素而不同,例如以往完全沒有自我放鬆習慣的人,剛開始會需要比較密集的按摩,但等到慢慢肌肉恢復彈性,頻率就可以逐漸降低。而專業的按摩師也會利用手的感覺去評估客人的肌肉狀態,給予最適當的建議。 比賽前,適合運動按摩嗎? 建議要將運動按摩融入到日常訓練的課表中,讓肌肉與筋膜隨時保持柔軟彈性,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並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若你是平常沒有按摩習慣的選手,最好將按摩安排在比賽一週之前,避免緊繃的肌肉被拉開後造成疼痛感,影響比賽狀態;但如...

【專家開講】胸鎖乳突肌:低存在感、影響力卻不容小覷的一對肌肉

第一次聽到「胸鎖乳突肌」的印象就是:好複雜的名字啊!而且相較於一般的肌肉名稱,字數也特別多。進一步了解才發現,看似沒有什麼存在感的胸鎖乳突肌,其實常常因為使用不當造成肌肉緊張,以致引發身體不適。重點是,我們還很難察覺是胸鎖乳突肌出了問題!這麼棘手的處境,讓我們趕快跟著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黃博靖揭開胸鎖乳突肌的真相吧!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顧名思義,胸鎖乳突肌有三個連接點,分別是胸骨、鎖骨,以及位於耳朵後方的乳突,它們的位置在脖子兩側,是左右對稱的一對肌肉。而胸鎖乳突肌又可分兩段,一段由胸骨連接到乳突,另一段由鎖骨連接到乳突。 雖然「胸鎖乳突肌」這五個字聽起來很陌生,但我們看上、看下、看左、看右可都是靠這對肌肉呢!當兩側胸鎖乳突肌離心收縮時,便可以抬頭看天空;相反地,向下低頭則是向心收縮。另外,以右側胸鎖乳突肌為例,除了牽涉到往上看與往下看,收縮時可以將頭轉向左側,所以左轉頭、右轉頭也都是胸鎖乳突肌的功勞喔! 胸鎖乳突肌緊繃的原因 胸鎖乳突肌的緊繃多是姿勢不良所導致,包括長時間低頭看書、滑手機、打字。相對地,有些工作需要長時間抬頭,像是油漆天花板、掛窗簾、寫黑板等,也會使胸鎖乳突肌長期處於收縮狀態。 螢幕不在正前方、習慣躺著看書,這些必須長時間將頭轉向某一側的不當姿勢,都會增加胸鎖乳突肌出力的機會,應盡量避免。 另外,從睡眠習慣來看,過高的枕頭會使胸鎖乳突肌處於縮短的位置。側睡或趴睡時,也會讓一側胸鎖乳突肌較長,而另一側胸鎖乳突肌較短。這些睡眠姿勢都會讓患者起床時特別有感,覺得脖子怪怪的。 除此之外,胸鎖乳突肌突然出力也很容易造成損傷。以「頸部揮鞭症」(whiplash syndrome)為例,開車時後方有車追撞上來,頭會因慣性快速地往前又往後,像是甩鞭子似的,在頭往後的過程中,胸鎖乳突肌需要瞬間用力讓頭穩住。 支氣管炎或肺炎的患者長期咳嗽,咳嗽時頭部的運動跟甩鞭症相像,也會造成胸鎖乳突肌過度使用。最後,有些肺部功能較差、呼吸不順的病人,必須倚賴脖子前側肌肉去輔助吸氣,胸鎖乳突肌出力久了也會出現問題。 堪稱隱形殺手 胸鎖乳突肌最特別的地方是——肌肉本身並不會產生不適,反倒是它們的鄰居遭殃!舉例來說,一開始可能在胸骨下方有一點疼痛,進而導致胸悶;緊張的肌肉連帶影響到耳後的乳...

【專家開講】放鬆這件事無關乎年齡 小朋友也可以運動按摩哦!

隨著一次次跟著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黃博靖長知識,我們知道運動按摩不僅適合運動員,也適合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或者可以這麼說——運動按摩適合所有需要放鬆的身體。 但兒童或青少年也可以嗎?像是每天精實練習的田徑隊或籃球校隊,是否也能透過運動按摩來改善並提升運動表現呢? 其實小孩和大人的身體很相近! 首先關心的是,兒童、青少年的身體跟成人有何異同,才能進一步調整運動按摩的方式。一個 40 歲的成人與一個 10 歲孩童,儘管年齡差距甚大,體型可能也差上一倍,神奇的是,兩者運動後的身體變化卻是一模一樣! 無論是兒童、青少年或是成人,運動後肌肉都會緊縮,感覺身體較僵硬,淋巴也會腫脹,特別是雙腳的感受更為明顯,而筋膜同樣會變緊,以致相對應的皮膚顯得緊繃。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我們運動後的身體變化並無差異。比較特別的是,兒童、青少年的皮膚比一般人更緊繃,黃院長根據臨床經驗的推論是——因為他們的身體還在成長中。當皮膚與淺層肌膜的成長速度不及骨骼與肌肉時,皮膚就會變得比較緊繃,這是常見的狀況。 此外,相較於成人,兒童、青少年在運動按摩的過程中較容易「癢」,對於身體的觸摸與按壓是較為敏感的,這是比較難克服的情況。若是個案無法忍耐「癢」的感覺,在過程中身體會不自禁緊張起來,按摩便很難進行下去。 特別給兒童與青少年運動按摩 雖然運動後的身體變化很像,但如同上述較特別的情況,運動按摩時自然有相應的調整。當按摩對象是兒童、青少年時,按摩老師對於身體緊繃必須有更深的覺知,這是運動造成的,還是正在發育的關係?與其以身體鬆軟的手感為指標,應將目光放得更遠,去觀察之後回到運動場上的表現,只要可以感覺身體變輕鬆,且活動起來很順暢即可。 針對會覺得「癢」的按摩對象,儘管關鍵還是在自己的敏感度,但按摩老師可以藉由更慢、更輕的按壓,來減少刺激,按摩油也可以視情況省略。按摩時間則可以簡短為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先從半小時開始,再循序漸進增加,讓兒童、青少年能先接受按摩這件事。並且,鼓勵家長至少在前兩次按摩時陪同,一方面讓兒童、青少年比較安心,也讓家長了解整個過程。 比起生理的特徵,通常兒童、青少年會比較害羞,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比起面對成人,按摩老師會更有耐心地解釋正在按摩哪些肌肉,並講解需要放鬆該肌肉的原因。同時鼓勵兒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