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ellcon會客室】堅持做對的事 烏烏醫師:「跑步如生活,是一段持續挑戰,並且自我實現的美好旅程。」


黝黑肌膚、陽光笑容,紮著俐落馬尾的她是人稱「烏烏醫師」,擁有婦產科專業的烏恩慈。不說你可能很難相信,眼前看起來十分健美、渾身充滿正能量的烏烏,其實也曾有過一段胖到 70 公斤的「黑歷史」。 

如同許多愛上跑步女孩的故事開場白,烏烏也曾經是個不愛運動、討厭上體育課的「非運動份子」。直到過了 30 歲的檻,自覺體力開始下滑,才開始接觸健身跟跑步,想不到不只就這麼搖身一變成為馬拉松、重訓,樣樣來的「運動咖」,還因此結合自身從醫專業,致力推廣孕婦運動。 

「跑步讓我變成更好的人」,笑稱這句話太矯情的她,卻正是不折不扣的最佳實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烏烏的故事吧! 


從三分鐘熱度到成為跑步三年級生 
回憶起開始運動的契機,烏烏說,30 歲之後,感覺到自己體力明顯不如以往,加上工作環境的轉換,常常需要夜間值班,因此作息變得十分不規律。雖然原本有在做瑜珈,但一直都沒有特別投入,直到發現自己心肺功能變得很差,許多瑜珈動作常常做不到位,才突然驚覺好像應該「做點什麼」來補強。 

「那時候直覺就覺得,跑步應該是最快的方式。」烏烏微笑說道。 

於是,就在 2016 年,烏烏在朋友推坑之下報了人生第一場路跑賽事。雖然只有短短 8 公里,過程中更是上氣不接下氣地只能跑跑走走,甚至覺得自己像「神經病」一樣,但抵達終點的成就感,卻讓她猶如發現新大陸般的意外著迷。 

「自己也不知道竟然可以對這件事這麼認真。」烏烏接著說,「那時候跑完就覺得好像還可以,然後就開始報了第二場比賽。後來又覺得如果要從事一項運動就不能傻傻地亂做,所以就買了一大堆書來看,書上說肌力也很重要,我就開始找教練上重訓課,甚至為了飲食控制,還學起了做菜。」 

與其他運動新手不同,烏烏「土法煉鋼」的看書自學,讓她從一開始就培養了正確的運動觀念。或許是從醫好研究的個性使然,不懂就找資料,想再更精進就找教練,把運動當作做學問般地全然投入,也讓身邊以為她只是三分鐘熱度的朋友們刮目相看,甚至這麼一晃眼,就是三個年頭過去。 


命中註定要跑步,遍及世界的旅跑版圖 
第一場路跑後,烏烏很快地報名了半馬賽事,笑說自己當時根本沒特別準備,儘管在烈日下跑了三個多小時,還一度中暑的回憶有些慘烈,但「好玩」卻是她為慘烈回憶所下的總結。 

「跑初半馬前是從來沒去過河濱的,那時候才發現原來台北、台灣還有這麼多有趣的地方還沒去,所以就一路報了宜蘭、彰化的賽事,同時也抽了海外馬拉松,想說可以到處走走看看、順便藉由跑步去旅遊。」 

原本就喜歡旅遊的烏烏,在跑步的「推波助瀾」下,就這麼一路從台灣跑到日本、歐洲,旅跑地圖也從京都、富士山、東京、長野,遍及到柏林。而被問及最推薦的賽事?烏烏說又以柏林馬拉松最讓她難忘。 


烏烏分享,柏林馬拉松的天氣很舒服、賽道也很好跑,當時為了順利完賽,自己在訓練上下了不少工夫,後來以四個半小時的成績完賽,過程中甚至沒有任何撞牆痛苦的感覺,讓她十分享受。 

「印象很深刻的是,完賽當天晚上竟然收到東京馬的中籤通知,從那一刻開始,就覺得這一切好像冥冥之中有安排,自己也許是命中註定要跑馬拉松的,畢竟那麼低的中籤率都能抽到了(笑)。」 


要訓練也要懂恢復,「鎂」力祕訣不藏私 
或許是早早就培養了正確的運動觀念,又或者是天生身體條件所致,烏烏這一路跑來,幸運地不曾有過任何重大傷病。談到是否有特別的保養方法?烏烏分享,規律作息之外,自己也相當注重飲食,不只會自己下廚,油炸甜食也幾乎不吃,另外還會適時補充營養品,像是鈣、維他命 D,還有比較少人知道的「鎂」。 

「高劑量的鎂有助於肌肉放鬆,有練課表的話晚上都會吃,除了可以讓肌肉比較容易放鬆外,還可以預防抽筋,晚上也會比較好睡。」烏烏說道。 

除此之外,平常會使用滾筒、按摩槍做放鬆,也會定期利用運動按摩來幫身體做賽前調整。 

「肌肉放鬆是有科學實證指出對身體有一定幫助的,不管是菁英還是素人選手都需要,特別是 Wellcon 有這樣的專業跟經驗,不只能讓你提早發現問題,採分次處理的按摩手法,更能達到深層放鬆的成效。」 

常言要訓練也要懂恢復,烏烏表示,恢復跟訓練一樣重要,兩者都需要持之以恆,儘管過程難免會不舒服,也可能需要額外投入一些成本,但做了你就會知道,真的很值得。 


不只是推廣,更是一份責任 
隨著時代變遷,孕婦運動也成為新興趨勢,縱使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但相較於傳統的台灣,還是不免被老一輩的舊有觀念,甚至傳統迷信所束縛。 

「孕婦就是要多休息」、「懷孕就是別碰這個、別做那個」,面對傳統迷信觀念的質疑,身為婦產科醫師的烏烏說,質疑是在所難免,但也因為這些質疑,讓孕婦運動的觀念推廣更顯重要。 

「我們的目的一樣都是希望胎兒好,也希望整個懷孕過程是可以很安全,如果這件事本身是好的也是對的,那為什麼不做呢?」 

有鑒於自身專業以及對運動的喜好,烏烏認為自己更應該挺身而出,「最理想的狀態是,未來我們可以不再談論『孕婦可不可以運動』,而是『孕婦該做哪些運動』來幫助她們生產、抵抗孕期的不適,甚至是建立未來照顧小孩的體能。」 

「生完小孩後非常需要肌力,像是抱小孩就會用到二頭肌、餵奶會需要背肌,常見許多媽媽都會圓背,甚至容易肩頸痠痛,其實就是因為背肌沒有力氣。另外,核心如果沒有力,就會造成站姿不良,時間一長就容易導致下背疼痛,連帶會造成膝蓋、腳底不適。儘管有些媽媽可能會透過按摩放鬆來緩解,但其實放鬆緊繃肌肉只是一時,鍛鍊無力肌肉才是能夠避免痠痛的長久之道。」烏烏娓娓說道。 


至於哪個階段的孕期最適合運動?烏烏說,在妊娠沒有任何併發症及出血的情況下,基本上都可以運動,但相較於第一孕期常有噁心、胃口不好、疲倦等不適症狀,進入穩定階段的第二孕期會更加合適。 

「當妳體會到規律運動的好處,妳就會很堅持、不會放棄它,即使懷孕也會維持,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想要站出來去做這件事,去告訴女生們,只要經過安全評估,妳還是可以盡情地去做想做的事情,更不用說維持運動習慣本來就是一件對健康、對胎兒有益的事。」眼神裡充滿堅定,烏烏認真地分享著。 


全然的脫胎換骨,跑步是生活的重心 
談到跑步改變自己最多的地方,烏烏說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健康的身心。因為跑步,她的生活變得規律,宣洩壓力的方式也不再透過酒精,而是穿上跑鞋;為了跑得更好,她改變了飲食習慣,不只拒絕垃圾食物,還開始學習做菜;而透過漫長馬拉松所培養起的耐心,也讓她收起急性子,懂得放慢腳步;此外,因為跑步,生活圈與交友圈也變得更加廣闊,甚至還因此創立了粉絲專頁,只為了能與更多人分享自己從運動中的所得所獲。 


而除了改變自我身心,應用於工作更是如虎添翼。烏烏說,除了更有體力去面對門診工作,以前如果遇到孕婦有運動或飲食方面的問題,多半只能給予「點到為止」的片面建議,但現在有了自身經驗,不只可以更對症下藥,與孕婦間也能有更深入的交流。 

這些年來運動與飲食的雙管齊下,可以說是讓烏烏整個人容光煥發,不只身邊的朋友都看到她的改變,連自己也明顯感覺到與過往的差異。笑說自已以前幾乎不適用像是溫和、親民等正向形容詞的她,現在真的宛如「脫胎換骨」。 

「感謝自己當時靈機一動開始跑步,從生活到心態,真的改變很多,身邊朋友也都覺得跑步讓我變成更好的人。自己能夠變好,再去影響其他人一起變好,能夠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真的很棒。」 


堅持,做對的事情 
至於下一個階段的目標?烏烏說,跑步方面主要還是希望自己全馬能夠跑進四小時內,目標賽事預計放在明年三月的首爾馬拉松;而重訓部分則希望除了動作可以再更標準以外,重量也能有所突破,接下來也會針對這塊再加強。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希望能夠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推廣孕婦運動。」計劃接下來將要考取運動體適能證照的她,希望能將興趣化為專業,並結合自身原有的婦產科職能,繼續為孕婦運動的推廣盡一份心力。 

「只要是對的事情就不用急於一時要看到結果,它也許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而已,就跟訓練一樣。」 


不拿手才更要挑戰,一直一直地跑下去 
從只是單純想要加強體能,到誤打誤撞投身其中,對烏烏來說,跑步已經不單單是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更是一段不斷挑戰,並且自我實現的人生旅程。 

「跑步對我這書呆子來講不是一件拿手的事,但愈是不在行的事,就會讓我更想要堅持到最後,我想,這應該就是跑步最吸引我的地方吧!」 

把不在行變成專精,如今能夠更進一步地結合工作與理想,甚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除了幸運,更多的是烏烏那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埋首努力。就像她說的,只要是對的事情就該堅持,哪怕無法立即收穫,她都會繼續邁開步伐,一直一直地跑下去! 



採訪|Hedda.c 
撰文|JOYCE 


更多運動員故事、運動知識與運動按摩服務,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專頁:Wellcon Sports Massage 運動按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專家開講】賽前按摩會影響運動表現?迷思一次破解!

「運動按摩」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提升運動表現而設計的按摩。近年運動風氣盛行,但還是許多熱愛運動的民眾對運動按摩有不少疑問,像是:比賽前後是否可以按?按摩的頻率該如何安排?伸展與按摩有什麼差別?所以,今天我們就訪問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院長,也是 Wellcon 的技術顧問——黃博靖物理治療師,來解答大家的問題! 定期去運動按摩,為什麼還是經常感到痠痛? 黃博靖談到,不是等到肌肉痠痛才來做運動按摩,而是平時就需要保養。每天訓練後,應該好好伸展,並用滾筒按摩,再搭配定期的徒手運動按摩,才能讓肌肉保持最佳狀態。 至於滾筒按摩,要達到全身肌肉完全放鬆的效果最少要 1 小時,有些肌肉保養的很好的選手,甚至訓練時間與放鬆時間是一比一,每個部位都要按壓到痠痛感逐漸消失才能換下一個部位,這樣才能確保緊繃的肌肉已經慢慢被鬆開,恢復原有的彈性。 但一般民眾生活忙碌,很難有這麼多時間放鬆,所以黃博靖建議可以一天選擇一個部位來放鬆,避免為了節省時間而犧牲了按摩品質,導致惡性循環。舉例來說,今天選定大腿股四頭肌前側為目標,就把這個部位徹底放鬆,明天再換另外一個部位。分次進行的方式不會花太多時間,也能有不錯的放鬆效果。 平常有確實伸展,為什麼還需要按摩? 伸展目的是讓肌肉與筋膜拉長,增加運動的角度。但肌肉內部、中間緊繃的部分並不會因為伸展就能放鬆,這時候還是要運用滾筒對激痛點與沾黏的肌肉進行按壓,或是透過徒手按摩處理更細部的肌群,才能解決肌肉緊繃、失去彈性的問題。 如何安排運動按摩的頻率? 運動按摩的頻率與訓練量成正比,運動越多,相對來說需要放鬆的頻率也要越高。可以參考下表(這部分指的是給專業按摩師做徒手按摩,不包含平時用滾筒的自我保養): 但實際情況還是會因為各種因素而不同,例如以往完全沒有自我放鬆習慣的人,剛開始會需要比較密集的按摩,但等到慢慢肌肉恢復彈性,頻率就可以逐漸降低。而專業的按摩師也會利用手的感覺去評估客人的肌肉狀態,給予最適當的建議。 比賽前,適合運動按摩嗎? 建議要將運動按摩融入到日常訓練的課表中,讓肌肉與筋膜隨時保持柔軟彈性,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並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若你是平常沒有按摩習慣的選手,最好將按摩安排在比賽一週之前,避免緊繃的肌肉被拉開後造成疼痛感,影響比賽狀態;但如

【專家開講】運動按摩為什麼叫運動按摩?

現在市面上的按摩種類很多,包括泰式按摩、穴位按摩或各種 SPA,到底運動按摩與這些按摩有什麼不同呢?這次我們再度訪問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院長,也是 Wellcon 的技術顧問——黃博靖物理治療師,來解答大家的問題! 運動按摩與其他按摩有何不同? 簡單來說,運動按摩就是針對運動員所設計的按摩方式,希望能透過按摩達到「減少受傷」、「增加表現」兩大目標。 因此,運動按摩整體師要對各項運動有一定的認識,因為不同運動運用到的肌群不同,容易產生緊繃、痠痛的部位也不一樣,例如:單車較容易造成大腿內側緊繃而跑步則是外側,整體師必需了解這些緊繃形成的原因,才能用最適當的手法協助客人達到最好的放鬆效果。 就算是比較冷門的運動,整體師也必須透過選手的敘述去理解判斷,像是之前有射擊選手後腳跟不舒服,就是透過談話後才得知原來射擊時後腳需要長時間頂住身體,造成肌肉緊繃不適。 雖然是針對運動員設計,但一般人也可以透過運動按摩來放鬆,像是上班族久坐久站造成的肩頸、腰背緊繃,都能透過運動按摩獲得舒緩。 運動按摩的恢復四要素 運動按摩包含四個重要的恢復要素,分別是「肌肉」、「筋膜」、「淋巴系統」與「神經受器」,以下就讓我們來一一講解。 1. 肌肉 肌肉是藉由收縮來讓人體可以運動的軟組織,長時間的收縮或維持固定的姿勢會使肌肉緊繃失去彈性,導致延展性變差、關節角度受到限制。而神經與肌肉的交接點受到神經傳導的刺激較多,所以一出力這附近的肌肉會收縮的比較快,導致能量缺乏,分泌出大量鈣離子,而鈣離子一多,肌肉的收縮會更厲害,緊繃到一個程度就形成了「激痛點」。 「激痛點」光是靠一般的伸展與休息是不會消除的,這時候就必需透過運動按摩將「激痛點」推開,讓緊繃的接點舒展開來,「激痛點」才會消失。 2. 筋膜 筋膜就像是肌肉的衣服,把肌肉一束一束的包裹起來,形成像是蜂窩的樣子。想像如果自己穿了一件太緊的衣服,一定會感到無法行動自如,綁手綁腳,而筋膜緊繃也是相同的道理,會讓肌肉無法發揮出力量,所以必需透過運動按摩做筋膜放鬆,讓筋膜回到健康的彈性。 3. 淋巴系統 運動按摩前,還需要先觀察「皮膚」的狀態,如果皮膚看起來緊繃、光亮,用手按壓感覺脹脹的,壓不太進去,這代表組織液、淋巴液累積在肢體內,這就必需透過淋巴引流的手法讓肌肉中的血液回流到血管,消除腫

【專家開講】胸鎖乳突肌:低存在感、影響力卻不容小覷的一對肌肉

第一次聽到「胸鎖乳突肌」的印象就是:好複雜的名字啊!而且相較於一般的肌肉名稱,字數也特別多。進一步了解才發現,看似沒有什麼存在感的胸鎖乳突肌,其實常常因為使用不當造成肌肉緊張,以致引發身體不適。重點是,我們還很難察覺是胸鎖乳突肌出了問題!這麼棘手的處境,讓我們趕快跟著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黃博靖揭開胸鎖乳突肌的真相吧!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顧名思義,胸鎖乳突肌有三個連接點,分別是胸骨、鎖骨,以及位於耳朵後方的乳突,它們的位置在脖子兩側,是左右對稱的一對肌肉。而胸鎖乳突肌又可分兩段,一段由胸骨連接到乳突,另一段由鎖骨連接到乳突。 雖然「胸鎖乳突肌」這五個字聽起來很陌生,但我們看上、看下、看左、看右可都是靠這對肌肉呢!當兩側胸鎖乳突肌離心收縮時,便可以抬頭看天空;相反地,向下低頭則是向心收縮。另外,以右側胸鎖乳突肌為例,除了牽涉到往上看與往下看,收縮時可以將頭轉向左側,所以左轉頭、右轉頭也都是胸鎖乳突肌的功勞喔! 胸鎖乳突肌緊繃的原因 胸鎖乳突肌的緊繃多是姿勢不良所導致,包括長時間低頭看書、滑手機、打字。相對地,有些工作需要長時間抬頭,像是油漆天花板、掛窗簾、寫黑板等,也會使胸鎖乳突肌長期處於收縮狀態。 螢幕不在正前方、習慣躺著看書,這些必須長時間將頭轉向某一側的不當姿勢,都會增加胸鎖乳突肌出力的機會,應盡量避免。 另外,從睡眠習慣來看,過高的枕頭會使胸鎖乳突肌處於縮短的位置。側睡或趴睡時,也會讓一側胸鎖乳突肌較長,而另一側胸鎖乳突肌較短。這些睡眠姿勢都會讓患者起床時特別有感,覺得脖子怪怪的。 除此之外,胸鎖乳突肌突然出力也很容易造成損傷。以「頸部揮鞭症」(whiplash syndrome)為例,開車時後方有車追撞上來,頭會因慣性快速地往前又往後,像是甩鞭子似的,在頭往後的過程中,胸鎖乳突肌需要瞬間用力讓頭穩住。 支氣管炎或肺炎的患者長期咳嗽,咳嗽時頭部的運動跟甩鞭症相像,也會造成胸鎖乳突肌過度使用。最後,有些肺部功能較差、呼吸不順的病人,必須倚賴脖子前側肌肉去輔助吸氣,胸鎖乳突肌出力久了也會出現問題。 堪稱隱形殺手 胸鎖乳突肌最特別的地方是——肌肉本身並不會產生不適,反倒是它們的鄰居遭殃!舉例來說,一開始可能在胸骨下方有一點疼痛,進而導致胸悶;緊張的肌肉連帶影響到耳後的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