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開講】掌握幾大要點 和跑者膝說掰掰!


你是否也有過這種經驗,膝蓋不舒服尋找醫生協助時,被判斷為是「跑者膝」?但明明不跑步、不運動,怎麼會有跑者膝呢,是不是哪裡弄錯了?若你也有這樣的困擾或疑問,趕快來看看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黃博靖怎麼說吧!


為什麼不跑步也會有跑者膝?
簡單來說,「跑者膝」指的是一種綜合症狀,例如髕骨和股骨的摩擦,以及常常聽見的髂脛束症候群,都屬於跑者膝範圍。而會有這樣的狀況發生,主要是因為「反覆性的膝蓋活動」,像是跑步、自行車、跳、蹲、踢球等動作,引發膝蓋前髕骨上緣或下緣、內側或外側的疼痛。也就是說,不是只有跑步的人會有跑者膝,若你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以上這些動作,當然也可能有跑者膝的問題。


要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有跑者膝?
最主要的判別方式在於什麼情況下會引發疼痛,像是走路、跑步、下樓梯、蹲、跪這些動作,甚至是久坐的時候。接下來就要看看是膝蓋哪邊的問題了,假如是跑者膝,大致上分成兩個部分: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
髕骨周圍過度使用,一再摩擦形成發炎,這時候不管是壓髕骨的上緣、下緣、內側、外側,按下去都會痛;假如是比較急性的發炎,則不用特別按壓就會感覺到疼痛。這裡特別舉一個例子,假設你今天是個有跑步習慣的人,但跑步的姿勢有內八的狀況,也就是膝蓋沒有朝向前方,而是一直朝內,這樣膝蓋內側的壓力會比較大,跑久了便容易有發炎產生。


另外,有些人的症狀是久坐也會痛,其實這時候可能是髕骨周圍的組織正在發炎,組織液不斷滲出,久坐不動,反而會累積組織液,導致愈來愈腫脹,讓膝蓋更加疼痛。適時地活動一下,說不定會感覺比久坐不動來得好,不過動太多或太久,又會再度刺激膝蓋,引發疼痛。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而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症狀,會在膝蓋稍微微彎,大概在 20-30 度的角度時,會覺得膝蓋的外側最痛。或許你也曾經有過這種情況,跑步時,愈跑愈感覺膝蓋痛,停下來休息一下,疼痛感漸漸消失,於是準備再開始起跑,這時當腳要再跨出去,膝蓋彎曲到 20-30 度,疼痛感又回來了。或者是坐下休息,等膝蓋沒那麼痛時,準備站起來,膝蓋彎曲到 20-30 度,就會再痛一下,而且是痛在外側。也有些人會採取冰敷方式,等過幾天走路不痛了,就開始嘗試跑步,但如果這段時間沒有把相關肌群放鬆,原本是跑 10 幾公里才會痛,現在可能跑不到 10 公里的距離就會痛。而且會一直反覆發生,不堪其擾。


平常可以如何預防跑者膝發生?
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讓膝蓋不舒服的幾個動作,建議盡量少做,比如說蹲太低、習慣坐矮椅子、盤腿,或是坐在地上時,習慣將腳彎曲在大腿旁邊,這樣等於是在扭轉自己的膝蓋,造成負擔。其實最好的做法是,坐有一點高度的椅子,膝蓋自然放下,壓力相對較小,這樣就可以了。


另外還有一點常常讓人忽略,但卻十分重要——把肌肉的狀況準備好,例如平常就要養成伸展的習慣,以及使用滾筒放鬆,不要讓肌肉太過緊繃,同時也要訓練肌肉,有強壯的肌肉才不會帶給膝蓋過多壓力,導致磨損疼痛。不過,假如你是有運動的生活習慣,但是發生膝蓋疼痛,千萬不要以為是訓練不夠,肌力不足才產生疼痛感,然後更加強訓練,其實這樣反而是不對的,因為可能是訓練過量。

若平常有深蹲或硬舉訓練,應該會常聽教練提醒,要想像我們自己是往後面坐,而不是直直的往下蹲,因為這樣對膝蓋的壓力會比較小。另外有些人在站直的時候會習慣把膝蓋往後面頂,那種就是用自己的骨頭卡住再站,會比較傷膝蓋,應該是要站直,而不是往後頂。


而如果有扁平足的困擾,挑選一雙合適的鞋子當然也很重要了,透過鞋墊這樣的輔具來幫助支撐,也有助於膝蓋的保護。

跑者膝需要多久才能恢復?
如果是以不影響日常生活為目標,快的話大約一到兩個禮拜,但如果目標是可以進行間歇跑、越野跑、全馬等等,可能就需要一到兩個月的休息時間。

有些人會說明明休息了三個月,甚至半年,但是跑步時還是會疼痛。這就表示休息沒有辦法解決發炎,或是肌肉緊繃的問題,需要做一些其他處理。假設有發炎情況,醫生有時會開一些消炎止痛藥,而物理治療所可以做一些超音波,針對局部消炎,或是協助讓身體肌肉放鬆,這樣會恢復得比較快。

疼痛消失、腫脹也消失後,就可以慢慢增加運動的量。如果原本跑 10 公里會痛,那就從 5 公里開始跑,視情況慢慢往上加。過程中間若有任何疼痛,則可以冰敷,或尋求醫療資源。

不過有一點要特別提醒,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恢復得很快,想趕快再回去訓練,但其實這種時候肌肉就算不痛,也不代表它很強,反而更應該循序漸進。像是拉傷和發炎,要恢復至少都需要一到兩個禮拜,不太可能是幾天就好的事情。看過太多求好心切的跑者,常常耐不住性子,急著想趕上跑步課表,黃博靖院長帶著無奈說:「我們的建議是假如真的很痛那就休息,除非那個比賽對你來講很重要,但我想自己的膝蓋還是比較重要,比賽每年都有,可是膝蓋只有一個。」


膝蓋是我們每天生活都一定會用到的部位,隨著年紀增長,膝蓋軟骨的磨損也會愈來愈多,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狀況。但若我們平常養成好習慣,不做增加膝蓋負擔的舉動,或是一有狀況就積極處理,就可以讓膝蓋陪伴我們更長久的時間,到了老年也能夠行動自如哦!


採訪撰文|Hedda.c


更多運動員故事、運動知識與運動按摩服務,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專頁:Wellcon Sports Massage 運動按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ellcon 會客室】堅持健美之路 劉翔:「每一次的辛苦都是成長,付出的身體都會還給你。」

第一眼看到劉翔,很難不被他吸引,宛如「綠巨人浩克」般的厚實手臂,穿著寬鬆背心,仍藏不住碩大肌肉群所組成「凹凸有致」的身形。他曾是名職業舞者、健身教練,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健美選手。 如果不說,你大概很難想像十年前的他,還只是個僅有 67 公斤的小毛頭,是什麼契機讓他短短十年有了如此大的轉變?又是什麼原因讓那個曾經橫行各大夜店的男孩,成為生活自律的成熟男人?一起來看看劉翔的故事! 「聽到尖叫聲滿爽的!」健身之路始於舞者表演 高中時期就讀表演藝術科的劉翔,專項是舞蹈,平時就有在家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徒手訓練的習慣,當時已練就一身精實腹肌。在某次表演的脫衣橋段,台下同學看到他深藏不露的好身材,無不為之尖叫瘋狂,「聽到尖叫聲其實滿爽的!」於是為了讓往後的表演可以更「吸睛」,當時才 17 歲的劉翔開始勤跑健身房,而想不到這麼一練,就是十年。 或許是個性使然,一旦決定要做就不輕言放棄,從踏入健身房那一刻起,就對自己相當要求,起初只是為了表演,而想要把身材練得更好,後來在朋友鼓勵下,開始接觸健美比賽。 「第一場比賽是 2015 年全國青年盃,當時同量級的比賽對手是林少華,就是鼎鼎有名的『神龍教練』,後來他拿第一,我拿第二。」 當時預料之外的好名次,讓劉翔剛接觸健美不久便獲得莫大成就感,加上天生表演欲與好勝心使然,促使他下定決心從健身圈轉往健美界發展,而成為健美職業選手的信念也因此在心中播下種子。 宛如習武之人 劉翔的健美之道 談到健身與健美的最大差異,劉翔說,健身比較屬於興趣,開始健身的人多半都是為了追求健康,或是更好的體態;而健美則比較偏向競技運動,它不單單只是讓你變得更強、更壯,你還必須讓生活更自律,包含飲食控制、生活作息等,才有辦法達到要求的目標,而這也正是最吸引劉翔從事健美的主要原因。 「自律」二字乍聽容易,但真要實際執行還真的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他笑稱自己就像「閉關修練的習武之人」,認為當這件事是你喜歡的,就會想辦法堅持與享受。 「健美養成的體態,讓你不再需要透過外在的打扮來包裝自己,因為身材就是你最好的衣服。加上你會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不管是飲食還是訓練,雖然每天都是千篇一律,但透過一個健康的管道讓自己變得更好,反而也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哪怕枯燥乏味,言談間滿是對健美的熱

【專家開講】運動按摩為什麼叫運動按摩?

現在市面上的按摩種類很多,包括泰式按摩、穴位按摩或各種 SPA,到底運動按摩與這些按摩有什麼不同呢?這次我們再度訪問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院長,也是 Wellcon 的技術顧問——黃博靖物理治療師,來解答大家的問題! 運動按摩與其他按摩有何不同? 簡單來說,運動按摩就是針對運動員所設計的按摩方式,希望能透過按摩達到「減少受傷」、「增加表現」兩大目標。 因此,運動按摩整體師要對各項運動有一定的認識,因為不同運動運用到的肌群不同,容易產生緊繃、痠痛的部位也不一樣,例如:單車較容易造成大腿內側緊繃而跑步則是外側,整體師必需了解這些緊繃形成的原因,才能用最適當的手法協助客人達到最好的放鬆效果。 就算是比較冷門的運動,整體師也必須透過選手的敘述去理解判斷,像是之前有射擊選手後腳跟不舒服,就是透過談話後才得知原來射擊時後腳需要長時間頂住身體,造成肌肉緊繃不適。 雖然是針對運動員設計,但一般人也可以透過運動按摩來放鬆,像是上班族久坐久站造成的肩頸、腰背緊繃,都能透過運動按摩獲得舒緩。 運動按摩的恢復四要素 運動按摩包含四個重要的恢復要素,分別是「肌肉」、「筋膜」、「淋巴系統」與「神經受器」,以下就讓我們來一一講解。 1. 肌肉 肌肉是藉由收縮來讓人體可以運動的軟組織,長時間的收縮或維持固定的姿勢會使肌肉緊繃失去彈性,導致延展性變差、關節角度受到限制。而神經與肌肉的交接點受到神經傳導的刺激較多,所以一出力這附近的肌肉會收縮的比較快,導致能量缺乏,分泌出大量鈣離子,而鈣離子一多,肌肉的收縮會更厲害,緊繃到一個程度就形成了「激痛點」。 「激痛點」光是靠一般的伸展與休息是不會消除的,這時候就必需透過運動按摩將「激痛點」推開,讓緊繃的接點舒展開來,「激痛點」才會消失。 2. 筋膜 筋膜就像是肌肉的衣服,把肌肉一束一束的包裹起來,形成像是蜂窩的樣子。想像如果自己穿了一件太緊的衣服,一定會感到無法行動自如,綁手綁腳,而筋膜緊繃也是相同的道理,會讓肌肉無法發揮出力量,所以必需透過運動按摩做筋膜放鬆,讓筋膜回到健康的彈性。 3. 淋巴系統 運動按摩前,還需要先觀察「皮膚」的狀態,如果皮膚看起來緊繃、光亮,用手按壓感覺脹脹的,壓不太進去,這代表組織液、淋巴液累積在肢體內,這就必需透過淋巴引流的手法讓肌肉中的血液回流到血管,消除腫

【專家開講】賽前按摩會影響運動表現?迷思一次破解!

「運動按摩」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提升運動表現而設計的按摩。近年運動風氣盛行,但還是許多熱愛運動的民眾對運動按摩有不少疑問,像是:比賽前後是否可以按?按摩的頻率該如何安排?伸展與按摩有什麼差別?所以,今天我們就訪問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院長,也是 Wellcon 的技術顧問——黃博靖物理治療師,來解答大家的問題! 定期去運動按摩,為什麼還是經常感到痠痛? 黃博靖談到,不是等到肌肉痠痛才來做運動按摩,而是平時就需要保養。每天訓練後,應該好好伸展,並用滾筒按摩,再搭配定期的徒手運動按摩,才能讓肌肉保持最佳狀態。 至於滾筒按摩,要達到全身肌肉完全放鬆的效果最少要 1 小時,有些肌肉保養的很好的選手,甚至訓練時間與放鬆時間是一比一,每個部位都要按壓到痠痛感逐漸消失才能換下一個部位,這樣才能確保緊繃的肌肉已經慢慢被鬆開,恢復原有的彈性。 但一般民眾生活忙碌,很難有這麼多時間放鬆,所以黃博靖建議可以一天選擇一個部位來放鬆,避免為了節省時間而犧牲了按摩品質,導致惡性循環。舉例來說,今天選定大腿股四頭肌前側為目標,就把這個部位徹底放鬆,明天再換另外一個部位。分次進行的方式不會花太多時間,也能有不錯的放鬆效果。 平常有確實伸展,為什麼還需要按摩? 伸展目的是讓肌肉與筋膜拉長,增加運動的角度。但肌肉內部、中間緊繃的部分並不會因為伸展就能放鬆,這時候還是要運用滾筒對激痛點與沾黏的肌肉進行按壓,或是透過徒手按摩處理更細部的肌群,才能解決肌肉緊繃、失去彈性的問題。 如何安排運動按摩的頻率? 運動按摩的頻率與訓練量成正比,運動越多,相對來說需要放鬆的頻率也要越高。可以參考下表(這部分指的是給專業按摩師做徒手按摩,不包含平時用滾筒的自我保養): 但實際情況還是會因為各種因素而不同,例如以往完全沒有自我放鬆習慣的人,剛開始會需要比較密集的按摩,但等到慢慢肌肉恢復彈性,頻率就可以逐漸降低。而專業的按摩師也會利用手的感覺去評估客人的肌肉狀態,給予最適當的建議。 比賽前,適合運動按摩嗎? 建議要將運動按摩融入到日常訓練的課表中,讓肌肉與筋膜隨時保持柔軟彈性,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並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若你是平常沒有按摩習慣的選手,最好將按摩安排在比賽一週之前,避免緊繃的肌肉被拉開後造成疼痛感,影響比賽狀態;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