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ellcon 會客室】趙心屏:跑步不須與人競爭 比過去的自己進步 就是最開心的事!


自稱「跑步肉腳」的趙心屏,曾經是知名新聞主播、主持人,也擔任過臺北市政府發言人和觀光傳播局局長,因為個性與工作關係,讓她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很難放下包袱。

如今,她卻因為跑步有了巨大改變,經常與一群渾身臭汗的朋友練跑,伸展時也能大剌剌地把腳舉起來。這些在過去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情況,現在已經是家常便飯,更重要的是,跑步帶給她前所未有的快樂。


戈壁挑戰賽 開啟了跑步生涯 


「戈壁的照片很美,於是心生嚮往,沒想太多。」心屏回憶起參加戈壁挑戰賽的原因時說道。三年多前,因為參加台大 EMBA,加入了跑步社團——門外社,和一群素不相識的人,因著這場戈壁挑戰賽有了共同目標,連續四天的賽事雖然艱苦,但大家互相扶持,培養出像是當兵一樣的革命情感,擁有可以講一輩子的回憶,也開啟心屏的跑步生涯。


過去班上體育最差的同學 現在成為跑團班長
自認運動細胞不好的心屏,從國小開始,最害怕上的就是體育課,差強人意的運動表現總是換來老師不屑的神情。特別記得國小體育課練習跳遠時,她怎麼跳都差了別人一截,體育老師當時一句「妳就是不如人」,深深烙印在她心底,也產生自卑感。

直到前幾年開始跑步後,她發現跑步的人都超 NICE,不會有人嫌妳跑得慢。帶領他們完成戈壁挑戰賽的簡坤鐘教練就非常會鼓勵人,總是對著心屏說:「心屏,妳太棒了!」這些鼓勵漸漸打破她從小在運動上累積的自卑感,讓現在的練跑一點挫折都沒有!就這樣和溫暖、正向的跑步夥伴相處、互相鼓勵,自然而然走出過去對運動的陰影,一路跑了下去。

「我是肉腳,但我不會因為別人成績比我好不平衡,每個人條件不一樣, 和自己比,能進步就很開心!」

現在心屏與 9 位同學找了共同教練,進行規律的科學化訓練,也有共同目標賽事一起努力、互相打氣。 



心屏從來沒想過競爭,雖然在跑團中成績總是倒數第一、第二,但她完全不會覺得不自在,擔任「 班長」角色的她認為班長不一定要功課最好,但要擁有最佳精神。

意志力超強的心屏,經常會在練完課表後在群組和大家說:「今天課表已經吃完囉!」大家看到總是驚嘆「班長太厲害啦」,也間接 PUSH 大家完成課表,在精神上帶領大家一起前進。


最大挫折不是訓練的辛苦 而是受傷不能跑步的日子
不過也因為心屏超強的意志力,過去常常發生「意志力超過體力」的狀況,造成運動傷害。像是戈壁完賽後,內收肌嚴重撕裂,最後是坐著輪椅回來,同學把照片拍照上傳到FB,嚇壞了所有朋友,但相片內的大家卻都在笑,因為身體雖然痛苦,但心靈是滿足的。 



受傷通常需要二到三個月復原,這段不能練跑的時間對心屏來說是最大的挫折,練跑本身反而不會覺得辛苦。

也因為受傷的沮喪,讓她更注意身體的保養,每次運動後的伸展總是不敢馬虎,深怕一個不小心,又會落入受傷無法練跑的狀況。

來 WELLCON 體驗過運動按摩後,發現平常認真使用滾筒或花生球放鬆的部位還是很緊繃,並沒有真正獲得舒展。 



回想起以前做過的推拿或一般坊間的按摩,都沒有運動按摩來得有感,雖然過程很痠痛,不過對趙心屏來說,若是可以改善身體狀況,再痛苦都可以接受,「現在最害怕不能跑,那才是真的痛苦。」 




跑步就是最好的休息

「跑步過程中可以什麼都想,也可以什麼都不想,跑步對我來說是充分的休息。」

朋友總是問心屏,為什麼上班都這麼累了,下班還有力氣跑步?但對她來說,跑步才是真正休息的時候。 


在辦公室遇到過不去的事情、心情很煩悶的時候,她第一個想法就是去跑步,跑完其實事情還是沒有改變,但自己的心境改變了,再來看事情就不會陷入牛角尖中。


深刻的初馬回憶
訪問時,心屏聊到自己三年前的初馬。她說:「我們上戈壁前一定要完成初馬,於是我們參加了 2016 年的貢寮馬,那時候根本不知道全馬是什麼。」

當時由學長姊充當配速員陪跑,還記得學姊一直講笑話,過程非常歡樂,到了25 公里時她覺得好輕鬆,心想馬拉松一點也不難。但到了 28 公里,突然渾身沒了力氣。

在此之前她看見大家在補給站停下來吃東西都很納悶,跑步吃東西怎麼跑呢?當下她才知道補給的重要,於是馬上狂奔進補給站,抓起香蕉猛吃。

到了 32 公里,她的好朋友因為撐不下去開始掉眼淚,意志力堅強的心屏叫朋友絕不能停,自己努力維持跑步的姿勢,但其實速度已經比走路還慢了。

40 公里處,一位醫護站的護士看見心屏就說:「我看妳還是上車吧!」心屏聽了差點當場昏倒,心想:「難道我看起來累得像鬼嗎?只剩下兩公里居然叫我放棄,不!我不要上車!」

2016 貢寮馬初馬進入終點的畫面

最後補給站的志工都已經不耐煩在等著收攤,心屏與夥伴終於跑到終點,雙腳已經幾乎不能動了,一夥人用合不攏的「八字腳」走回了飯店,既痛苦卻又非常開心,這就是馬拉松的魅力吧!


跑步讓心屏成為更快樂的人
「跑步真的太棒了,它帶給我快樂。」

之前在捷運站遇到十幾年不見的朋友,才聊了兩句,她就對心屏說:「妳變了,妳看起來好開朗!」

心屏問:「我以前不開朗嗎?」
朋友說:「妳以前比較ㄍㄧㄥ,現在感覺很快樂。」
心屏說:「對啊,蠻快樂的!」

從朋友驚訝的的反應,她才驚覺自己改變很多。

身邊的家人剛開始也對她的改變感到不可置信,心屏的媽媽還問:「妳現在成了運動員嗎?」 

左為東京馬、右為柏林馬


由於跑步佔據自己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心屏於是帶著母親和妹妹一起去了東京馬與柏林馬,讓家人在終點等她,看見她完賽的樣子,也被現場氣氛感染,更了解她對跑步的喜悅。


新竹馬突破 PB 以完成六大馬為目標
一路走來只有三年多時間,從一個跑完 400 公尺都有困難的超級肉腳,到今年年初的新竹馬創下 4:38:21 個人最佳成績,回頭看來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今年(2019)在新竹馬突破 PB


回到 EMBA 門外社跑團,每年看到很多新加入的學弟妹,在他們身上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她用自身經驗鼓勵他們,不要和別人比,和自己比會比較開心,當初自己第一次跑完三圈 400 公尺操場就覺得很偉大,因為,那已經突破了自己的最佳紀錄。 



至於接下來的目標,已經完成東京馬與柏林馬的心屏希望能完成六大馬拉松,其中有成績門檻的波士頓馬拉松,她希望能在 65 歲到 70 歲達到門檻。看樣子,跑步會跟著心屏一輩子了,而快樂的日子也是。


更多運動員故事、運動知識與運動按摩服務,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專頁:Wellcon Sports Massage 運動按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專家開講】賽前按摩會影響運動表現?迷思一次破解!

「運動按摩」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提升運動表現而設計的按摩。近年運動風氣盛行,但還是許多熱愛運動的民眾對運動按摩有不少疑問,像是:比賽前後是否可以按?按摩的頻率該如何安排?伸展與按摩有什麼差別?所以,今天我們就訪問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院長,也是 Wellcon 的技術顧問——黃博靖物理治療師,來解答大家的問題! 定期去運動按摩,為什麼還是經常感到痠痛? 黃博靖談到,不是等到肌肉痠痛才來做運動按摩,而是平時就需要保養。每天訓練後,應該好好伸展,並用滾筒按摩,再搭配定期的徒手運動按摩,才能讓肌肉保持最佳狀態。 至於滾筒按摩,要達到全身肌肉完全放鬆的效果最少要 1 小時,有些肌肉保養的很好的選手,甚至訓練時間與放鬆時間是一比一,每個部位都要按壓到痠痛感逐漸消失才能換下一個部位,這樣才能確保緊繃的肌肉已經慢慢被鬆開,恢復原有的彈性。 但一般民眾生活忙碌,很難有這麼多時間放鬆,所以黃博靖建議可以一天選擇一個部位來放鬆,避免為了節省時間而犧牲了按摩品質,導致惡性循環。舉例來說,今天選定大腿股四頭肌前側為目標,就把這個部位徹底放鬆,明天再換另外一個部位。分次進行的方式不會花太多時間,也能有不錯的放鬆效果。 平常有確實伸展,為什麼還需要按摩? 伸展目的是讓肌肉與筋膜拉長,增加運動的角度。但肌肉內部、中間緊繃的部分並不會因為伸展就能放鬆,這時候還是要運用滾筒對激痛點與沾黏的肌肉進行按壓,或是透過徒手按摩處理更細部的肌群,才能解決肌肉緊繃、失去彈性的問題。 如何安排運動按摩的頻率? 運動按摩的頻率與訓練量成正比,運動越多,相對來說需要放鬆的頻率也要越高。可以參考下表(這部分指的是給專業按摩師做徒手按摩,不包含平時用滾筒的自我保養): 但實際情況還是會因為各種因素而不同,例如以往完全沒有自我放鬆習慣的人,剛開始會需要比較密集的按摩,但等到慢慢肌肉恢復彈性,頻率就可以逐漸降低。而專業的按摩師也會利用手的感覺去評估客人的肌肉狀態,給予最適當的建議。 比賽前,適合運動按摩嗎? 建議要將運動按摩融入到日常訓練的課表中,讓肌肉與筋膜隨時保持柔軟彈性,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並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若你是平常沒有按摩習慣的選手,最好將按摩安排在比賽一週之前,避免緊繃的肌肉被拉開後造成疼痛感,影響比賽狀態;但如...

【專家開講】胸鎖乳突肌:低存在感、影響力卻不容小覷的一對肌肉

第一次聽到「胸鎖乳突肌」的印象就是:好複雜的名字啊!而且相較於一般的肌肉名稱,字數也特別多。進一步了解才發現,看似沒有什麼存在感的胸鎖乳突肌,其實常常因為使用不當造成肌肉緊張,以致引發身體不適。重點是,我們還很難察覺是胸鎖乳突肌出了問題!這麼棘手的處境,讓我們趕快跟著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黃博靖揭開胸鎖乳突肌的真相吧!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顧名思義,胸鎖乳突肌有三個連接點,分別是胸骨、鎖骨,以及位於耳朵後方的乳突,它們的位置在脖子兩側,是左右對稱的一對肌肉。而胸鎖乳突肌又可分兩段,一段由胸骨連接到乳突,另一段由鎖骨連接到乳突。 雖然「胸鎖乳突肌」這五個字聽起來很陌生,但我們看上、看下、看左、看右可都是靠這對肌肉呢!當兩側胸鎖乳突肌離心收縮時,便可以抬頭看天空;相反地,向下低頭則是向心收縮。另外,以右側胸鎖乳突肌為例,除了牽涉到往上看與往下看,收縮時可以將頭轉向左側,所以左轉頭、右轉頭也都是胸鎖乳突肌的功勞喔! 胸鎖乳突肌緊繃的原因 胸鎖乳突肌的緊繃多是姿勢不良所導致,包括長時間低頭看書、滑手機、打字。相對地,有些工作需要長時間抬頭,像是油漆天花板、掛窗簾、寫黑板等,也會使胸鎖乳突肌長期處於收縮狀態。 螢幕不在正前方、習慣躺著看書,這些必須長時間將頭轉向某一側的不當姿勢,都會增加胸鎖乳突肌出力的機會,應盡量避免。 另外,從睡眠習慣來看,過高的枕頭會使胸鎖乳突肌處於縮短的位置。側睡或趴睡時,也會讓一側胸鎖乳突肌較長,而另一側胸鎖乳突肌較短。這些睡眠姿勢都會讓患者起床時特別有感,覺得脖子怪怪的。 除此之外,胸鎖乳突肌突然出力也很容易造成損傷。以「頸部揮鞭症」(whiplash syndrome)為例,開車時後方有車追撞上來,頭會因慣性快速地往前又往後,像是甩鞭子似的,在頭往後的過程中,胸鎖乳突肌需要瞬間用力讓頭穩住。 支氣管炎或肺炎的患者長期咳嗽,咳嗽時頭部的運動跟甩鞭症相像,也會造成胸鎖乳突肌過度使用。最後,有些肺部功能較差、呼吸不順的病人,必須倚賴脖子前側肌肉去輔助吸氣,胸鎖乳突肌出力久了也會出現問題。 堪稱隱形殺手 胸鎖乳突肌最特別的地方是——肌肉本身並不會產生不適,反倒是它們的鄰居遭殃!舉例來說,一開始可能在胸骨下方有一點疼痛,進而導致胸悶;緊張的肌肉連帶影響到耳後的乳...

【專家開講】放鬆這件事無關乎年齡 小朋友也可以運動按摩哦!

隨著一次次跟著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黃博靖長知識,我們知道運動按摩不僅適合運動員,也適合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或者可以這麼說——運動按摩適合所有需要放鬆的身體。 但兒童或青少年也可以嗎?像是每天精實練習的田徑隊或籃球校隊,是否也能透過運動按摩來改善並提升運動表現呢? 其實小孩和大人的身體很相近! 首先關心的是,兒童、青少年的身體跟成人有何異同,才能進一步調整運動按摩的方式。一個 40 歲的成人與一個 10 歲孩童,儘管年齡差距甚大,體型可能也差上一倍,神奇的是,兩者運動後的身體變化卻是一模一樣! 無論是兒童、青少年或是成人,運動後肌肉都會緊縮,感覺身體較僵硬,淋巴也會腫脹,特別是雙腳的感受更為明顯,而筋膜同樣會變緊,以致相對應的皮膚顯得緊繃。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我們運動後的身體變化並無差異。比較特別的是,兒童、青少年的皮膚比一般人更緊繃,黃院長根據臨床經驗的推論是——因為他們的身體還在成長中。當皮膚與淺層肌膜的成長速度不及骨骼與肌肉時,皮膚就會變得比較緊繃,這是常見的狀況。 此外,相較於成人,兒童、青少年在運動按摩的過程中較容易「癢」,對於身體的觸摸與按壓是較為敏感的,這是比較難克服的情況。若是個案無法忍耐「癢」的感覺,在過程中身體會不自禁緊張起來,按摩便很難進行下去。 特別給兒童與青少年運動按摩 雖然運動後的身體變化很像,但如同上述較特別的情況,運動按摩時自然有相應的調整。當按摩對象是兒童、青少年時,按摩老師對於身體緊繃必須有更深的覺知,這是運動造成的,還是正在發育的關係?與其以身體鬆軟的手感為指標,應將目光放得更遠,去觀察之後回到運動場上的表現,只要可以感覺身體變輕鬆,且活動起來很順暢即可。 針對會覺得「癢」的按摩對象,儘管關鍵還是在自己的敏感度,但按摩老師可以藉由更慢、更輕的按壓,來減少刺激,按摩油也可以視情況省略。按摩時間則可以簡短為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先從半小時開始,再循序漸進增加,讓兒童、青少年能先接受按摩這件事。並且,鼓勵家長至少在前兩次按摩時陪同,一方面讓兒童、青少年比較安心,也讓家長了解整個過程。 比起生理的特徵,通常兒童、青少年會比較害羞,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比起面對成人,按摩老師會更有耐心地解釋正在按摩哪些肌肉,並講解需要放鬆該肌肉的原因。同時鼓勵兒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