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拉松賽場上,常常能見到一位身材勻稱的型男,臉上總是掛著開朗的笑容,用熱情的態度招呼跑者。他是人稱「班長」的莊育達,跑齡 18 年、Pacer 年資 11 年,在台灣路跑尚未風行前就開始了自己的跑步生涯,一路走來從未間斷,過程中幫助了不少跑者達成跑步目標,而這也是他最開心的事情。 迷健身搭配有氧運動 接觸跑步就停不下來 育達從小就非常喜歡運動,參加過田徑、籃球等校隊,長大後更迷上了健身,雖然練出了健美的好身材,但也因為肌肉量多,他總覺得身形太過龐大笨重,希望能再瘦一些。 起初是希望能讓自己線條更好看,開始在訓練中加入了有氧項目,像是滑步機、踏步機等等,一直到開始跑步後發現自己瘦了不少,體態變得更加勻稱,因此跑出興趣,開始參加一些路跑比賽。 那時候國內路跑沒有這麼盛行,報名費很便宜,所以他參加了大大小小 10 公里、半馬賽事,直到一位健身朋友開玩笑地說:「你這麼會跑,有跑過馬拉松嗎?」他心想,沒跑過聽起來好像很遜,所以就參加了第一場全程馬拉松(臺北馬拉松)。他回憶,那時候為了訓練,還從板橋跑到烏來老街,在沒有 GPS 錶的情況下根本也不知道自己跑了多少。 2008 年到 2012 年是他追求賽事成績的時期,這段期間他拿下大大小小的獎盃,也在 2010 年的高雄馬拉松以 3:13:14 創下個人馬拉松最佳成績。他笑著說:「不過也因為獎盃太多,很多都被家人丟掉了。」 開始晨跑習慣 讓可運用的時間變更多 平常在銀行上班的育達,在 5~6 年前因為朋友說「體院選手每天都練兩次」而開始了晨跑的習慣,現在每天都四、五點起床,吃完簡單早餐後就進行大約 10 公里的晨跑,跑完回來差不多六點半,洗完澡後神清氣爽的去上班,這也是他最喜歡的感覺。 以前育達也是下班跑步,但跑步後血糖降低就無法健身,健身完乳酸堆積也無法跑步,更沒有時間安排其他事情。自從晨跑後他發現可以運用時間變多了,早上跑步晚上就可以安排健身或是帶團練,讓行程安排更彈性。 逛街被「發掘」 成為NRC班長 11 年前育達在忠孝復興逛街,看到 NIKE 的門市在辦夜跑 Run Club 的活動,跟著跑了一次後就被門市人員詢問:「我看你有在運動,不然你來當我們的班長好了。」就因為這樣,一當就當了 11 年。 從早期每週的 3 公里的團練,到最近幾...
這裡有運動員故事、運動保健相關知識